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担负起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雨城区大兴镇徐山村和龙茶厂就是其中一家。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近200多户农户,不仅打响了自身品牌,也成为了当地发展产业促脱贫的中坚力量。“一花引来百花开”,在我市,这样的扶贫明星企业正焕发着新活力,引领和帮助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贫困户今年摘穷帽
“出门咯!”天一亮,雨城区大兴镇徐山村村民罗光荣就大步向村口走去,趁着天气好,他要抓紧为茶树修枝剪叶。
“茶园一定要管理好,尤其是在冬季,得保证营养才行,这3亩茶园可是我们家脱贫的支柱呢。”来到茶园,罗光荣一边清理杂草,一边高兴地分享他的种茶经验。
两年前,因为无法忍受贫困的生活,妻子选择离婚,父子俩守着几亩茶园勉强度日。
今年48岁的罗光荣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茶地里,但因茶园少、产量低,一直没能摘掉贫困的帽子。
“现在水泥路通了,产业也有了,我的精神头儿更足了,3亩茶园一年下来有近万元的收入,加上公益性岗位的补贴,今年就能摘掉贫困帽子。要是没有党委、政府的好政策和驻村干部的帮扶,我咋享得到这些福哦!”如今,罗光荣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掌握了技术,扩大了茶园,村里的茶厂还给他保底回收茶叶,提供在茶园打工的机会。
精准扶贫茶企先行
徐山村曾是雨城区最穷的一个村,姑娘都不愿嫁到这里来,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62户贫困户,祖祖辈辈种茶好几代,为何贫穷?
第一书记王贤荣说出了答案——路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有路,我们就有路;无路,我们就无路!”前一个路,指的是道路,后一个路,指的是村民的致富路。
如今,徐山村新建林区道路5公里、生产便道3.6公里,硬化通组道路3.5公里,方便了茶叶的运输,村民亲切地喊这些路为“产业路”。
为了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当地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精准扶贫。引进茶企带动茶产业,就是其中一项举措。
在村里的一片茶园里,十几名村民正在栽种茶苗,干得热火朝天。“这些茶苗都是给公司栽种的,每人每天60块钱,有土地流转到公司的,年底还有分红。”村民们说。
村民口中的公司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和龙茶厂,该企业积极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公司流转了村里200多亩茶园,还聘请村民参与除草、施肥、修剪、采摘、炒制等工作。”和龙茶厂负责人介绍道。
在企业厂房里,记者看到,一系列制茶工序全部依靠人工完成,这样既保证了茶叶的品质,也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难题。企业按照“科技兴茶、产业兴区”的经营理念,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全力建设好200亩茶园,并带动地方农民脱贫增收,解决就业人口百余人。同时,企业还为徐山村20多户贫困户,以及周边村寨贫困户提供保底回收茶叶服务。茶厂工作人员伍仲斌说,“高峰时期,有上百名乡亲在茶厂务工,不仅茶叶从当地采购,就连包装茶叶的茶兜、竹兜尽量也从村民手中进购,仅竹制包装,茶厂每年都要消耗上百万元。”
茶旅融合前景广阔
“当前,我们将以茶龙头企业为带动,建设徐山特色农业、旅游产业链,带领茶农增收,脱贫致富。”王贤荣说。
产业扶贫作为和龙茶厂精准扶贫的重点项目,原生态产业链的建立,有助于充分发挥山区青山绿水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有特色、有规模,加工有标准,产品有市场,农民有效益的良性发展之路,不仅如此,通过徐山茶叶的独特魅力,可以吸引广大爱茶人士及游客来到徐山村,把这里建设成美丽乡村的典范。
众所周知,做好茶可以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惠及茶乡经济和民生发展。王贤荣表示,未来,徐山村还将茶产业与旅游相融合,在开发本地旅游资源、对外打开旅游市场的同时,形成以贫困户为首的特色农产品展销平台,进一步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益,这样既可以实现自主脱贫,也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石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