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世军、杨成惠、苟德平委员:
您提出《关于研究
一、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农业技术能力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是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今年以来,通过新
(一)大力开展新
(二)持续提升基层农技人员专业知识水平。2018年整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资金92.148万元,将651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别安排到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农林学院、内江农科院、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院开展为期5天的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在“中国知网”为每位农技推广人员购买1年“农业网络科技书屋”使用权限,农技人员通过帐号登录后可广泛阅读书屋提供的期刊、报纸、工具书、图谱、年鉴和视频资料等丰富的网络资源,满足农技推广人员科技文化要求,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农业技能普及培训。全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60万人次,通过组织市县乡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专家、科技人员直接到乡村、进基地开展大规模的现场科技培训,通过向农民发放科普资料、举办培训班和现场咨询指导等方式,解答农民群众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各种的问题。通过农业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宣传月(周)、农民夜校、技术扶贫行动,加快农民知识化进程,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贫困村驻村农技人员、专家技术服务团、非贫困村巡回服务小组,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开展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的水平。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优势示范新技术、新品种。植保技术员通过查苗情、查墒情、 查虫情、查病情,研究
二、不断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体系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培育管理,统一标准,对2015年出台《雅安市新
(一)建立基地,提升质量。不断强化新
(二)政府重视,资金保障。我市高度重视新
(三)农村人才,数字化管理。我市农村实用人才实现数字化平台管理,73878名农村实用人才实名录入雅安市“智慧人才云平台”。通过基础平台、综合业务平台、门户平台、APP平台、微信平台等六大模块,实现在线解答、专家预约、在线培训。为人才的培养、引进、开发、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推进人才工作决策从“经验+感觉
三、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保障
(一)推进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工作。全市挂牌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9个,在市、县级人力资源市场设立创业服务窗口12个,在街道(乡镇)、社区公共服务平台配备了至少1名专(兼)职人员,各级平台就近就便为有创业需求的农民工提供创业公共服务。
(二)建立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以市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引领,开展了线下创业服务活动82场,服务辐射我市8个县区、两所高校,帮扶返乡下乡创业项目800多个,服务返乡下乡创业者2000余人。
(三)组织专家组团参与活动。市(县)两级均组建了以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为主,相关部门专业人员参与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为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开展创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解答等创业服务活动。
(四)强化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印制5000余册《雅安创客》杂志及开展返乡下乡创业成果展等方式集中展示我市返乡下乡创业的优秀成果,带动更多想创业的人参与创业;建立全市返乡创业明星和示范企业库,通过四川新闻网、雅安日报、北纬网等媒体刊载我市优秀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典
四、强化政策扶持,推动乡村振兴
市委历年来高度重视农村党建工作,为进一步解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继乏人”问题,市委组织部研究出台了《关于实施“归雁计划”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市建设的通知》(雅组通〔2019〕30号),结合实施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工程,实施“千名致富带头人、千名农民工党员、万名‘红领青年’”定向培养计划,力争3年内定向培养千名致富带头人、千名优秀年轻党员和万名“红领青年”。同时,实施村级后备力量“薪火培育”计划、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为每个村储备2名后备力量,选拔一批优秀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等进入村“两委”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干部人才队伍。
雅安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