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潜叶蛾是世界性入侵害虫,具有寄主作物多、适生区域广、繁殖能力强、危害损失重等特点,主要危害番茄,也可危害茄子、马铃薯、辣椒等茄科作物,已被纳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根据监测调查,番茄潜叶蛾已在我市名山区、汉源县、芦山县发生,局部大棚番茄已出现较重为害症状。
当前正值夏季高温,是番茄潜叶蛾的高发期和防控关键窗口期,务必高度重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抓住幼虫低龄期(潜叶初期)和成虫发生期,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一)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及周边的病残叶、落果、杂草(尤其是茄科杂草),带出田间,集中销毁,减少虫源基数。番茄采收后要彻底清园。
(二)健康栽培。加强水肥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植株抗(耐)虫性,适当整枝打杈、疏花疏果,改善通风透光性,降低田间湿度。
二、交配干扰或性诱捕杀
(一)迷向干扰交配。番茄苗定植前,在田间放置迷向丝或迷向管,连片使用为宜,可有效干扰番茄潜叶蛾交配。
(二)性诱捕杀。成虫发生期,在连片种植田设置性诱捕器诱杀成虫,可降低成虫交配率,有效减少下一代虫量。
三、药剂防治
应在田间监测成虫数量突然增加(较前一日增加3-5倍)的5-8天后,或初见幼虫潜道时喷药防治幼虫和卵。
(一)生物农药。可选用苏云金杆菌G033A、球孢白僵菌、乙基多杀菌素、鱼藤酮等。
(二)化学农药。可选用虱螨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四唑虫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溴氰虫酰胺等单剂或以上药剂的复配剂。
四、注意事项
(一)优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推荐的剂量和方法施用,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
(二)建议在非雨天下午(日落以后)喷药,要喷匀、喷透,尤其是中上部叶片的正面和背面、嫩梢等害虫栖息为害部位。
(三)注意与不同机制的药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性发展。
(四)施药时做好安全防护,穿戴长袖衣裤、防水手套、防护口罩,避免高温时段作业,防止中毒中暑。
(五)施药后主动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至专业回收点,严禁随意丢弃或另作他用。
番茄潜叶蛾成虫
番茄潜叶蛾幼虫钻蛀为害叶片症状
番茄潜叶蛾幼虫钻蛀为害果实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