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雅安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雅安市农业农村局

位置:首页>信息详情

2025年雅安市豇豆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21 11:18
浏览:
打印

为指导豇豆绿色生产,提高蓟马、豆荚螟、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水平,保障豇豆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豇豆种植区主要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二、防控策略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协调应用生态调控、健康栽培、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实现豇豆主要病虫害的有效控制,降低农药残留风险。

三、防控技术措施

(一)播种期

1.土壤处理播种或定植前,施用足够的有机肥或腐熟农家肥。结合整地、施肥进行土壤处理,蓟马发生较重地区,推行撒施白僵菌、绿僵菌等生防菌剂,根腐病、枯萎病等病害发生较重地区,推行撒施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生防菌剂,预防病虫害。

2.培育健康种苗选用抗(耐)性品种;提倡水旱轮作或与非豆科作物轮作;深沟高畦栽培;保持适宜的豇豆种植密度,培育壮苗,有条件的地方推行棚室育苗或水培育苗;选用高效杀菌剂进行药剂拌种预防病害,对于蓟马发生严重的地区推荐使用噻虫嗪等种子处理剂拌种。

(二)苗期

1.药剂灌根对于根腐病、枯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区,推荐在苗期采用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灌根1-2次。

2.物理阻隔采用银灰膜条(或银灰地膜)避蚜,采用地膜覆盖阻隔蓟马入土化蛹;因地制宜推广使用防虫网阻隔害虫,防治斑潜蝇以40目防虫网为宜,防治蓟马、粉虱以60-80目防虫网为宜。

3.害虫诱杀对于豇豆荚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发生的地区,推荐在豇豆连片种植地块安装杀虫灯或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害虫;在大棚设置可降解黄板诱杀斑潜蝇、烟粉虱、蚜虫等害虫,设置信息素蓝板诱杀蓟马类害虫。

4.释放天敌有条件的地区,推广防虫网+释放天敌的防控措施。在豇豆田边缘种植波斯菊、三叶草等栖境植物,增加对天敌的诱集招引和帮助定殖。在豇豆田内间隔每10平方米放置一盆金盏菊或藿香蓟,用于提供替代食物辅助天敌的定殖,维持田间天敌的种群密度。苗期根据当地主要虫害情况,优先选用生物制剂压低害虫基数,施药7-10天后棚内释放小花蝽、捕食螨等天敌。释放天敌后做好病虫害监测并及时防治,超过防治指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药剂进行防治。

(三)伸蔓期至开花结荚期

1.加强控水、通风生长期科学管理水分,排涝控水;豇豆生长中后期,及时疏除植株下部过密枝叶,改善豇豆通风透光条件。

2.生长调节初花期、初果期,喷施氨基寡糖素、超敏蛋白等免疫诱抗剂以及赤霉酸、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起到保花保果、提高豇豆抗病性的作用。

3.科学用药针对卵期和若(幼)虫期害虫,选用内吸性、速效性和持效性等不同作用方式和机制的药剂,通过药剂合理配合使用以及开展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1)虫害防治药剂

苗期至采收前: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昆虫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螺虫乙酯、吡虫啉·虫螨腈、虫螨·噻虫嗪、灭蝇胺等药剂。

开花结荚至采收期: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昆虫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苦参碱、溴氰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啶虫脒、茚虫威、多杀霉素、高效氯氰菊酯等安全间隔期3天以内的药剂。防治蓟马时,可将金龟子绿僵菌与适宜的化学杀虫剂进行混配,提高蓟马防治效果。

(2)病害防治药剂

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等病害:选用蛇床子素、硫磺·锰锌、苯甲·嘧菌酯、氟菌·肟菌酯等药剂。

枯萎病、根腐病等病害:选用哈茨木霉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多抗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药剂灌根。

细菌性病害:选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大蒜素等药剂。

四、注意事项

(一)施药前集中采收,然后施药。严格执行农药标签推荐用药量、每季最多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二)蓟马、豇豆荚螟是开花结荚期的重点防治对象,施药的时间以花瓣张开且蓟马较为活跃的上午10点以前为宜,注意周边的杂草、地面、植株的上下部以及叶片的正反面都要喷到。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1 https://nyncj.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19 蜀ICP备19017141号-1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921
主办:雅安市农业农村局 电话:0835-2223667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正和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