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由农业农村部指导、中国农民体育协会等主办的“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雅安站在名山区万古镇红草村的万亩茶园鸣枪开跑,3000名跑者齐聚于此,在茶香与美景中畅享运动的快乐。在此次活动中,雅安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全国“村跑”活动为切入点,创新“党建+产业+文化”融合模式,围绕“来村跑、游村景、逛村集、品村宴、探农遗、看村晚、尝雅茶”的乡村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农业产业提质、乡村治理增效、农文旅深度融合。
一、党建引领强统筹,凝聚发展合力
1.专班统筹,强化组织保障。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成立以农业农村局党组为核心,机关五支部齐上阵,全体党员同发力的“村跑”专项工作组,统筹综合协调组、文化展演组、赛事组织组、宣传推广组、环境及场地保障组、后勤保障组、乡村振兴成果展示组、招商推介组、安保维稳组、医疗保障组10个专项工作组力量,收集汇总各专项工作组工作进度及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问题40余次,高标准制定《“村跑”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明确“以赛兴农、以赛促产”目标,细化赛道规划、产业配套、宣传推广等15项任务,形成“党委牵头、支部落实、党员示范”的工作闭环。
2.党员下沉,深化志愿服务。组织农业农村系统党员干部成立“助跑先锋队”。做好场地保障,联合乡镇党员骨干开展进村庄促环境整治、进企业促产业对接、进农户促联农带农的“三进三促”行动。以名山区中国至美茶园绿道为核心,串联了清漪湖湿地公园、樱桃塘、红草坪湿地公园等众多景点及三江村、沙河村、高河村等多个和美乡村、特色乡村。累计动员党员志愿者1000余人次,动员村民3000余人次,协助清理赛道沿线农田景观带40余公里并协助打造“党员示范田”12处。做好后勤保障。坚持“统筹联动、定人定责、高效落实”后勤服务原则,在服务过程中,创新采用“服务+推介”双轨并行服务模式,从行程安排、赛事引导到生活关怀、农文旅推介,为参赛者提供全流程贴心服务,擦亮党员先锋底色。
二、党建融合促发展,激活振兴引擎
1.深挖资源,打造特色品牌。以蒙顶山茶文化为核心,整合茶园绿道、清漪湖湿地等生态资源,推出“来村跑、游村景、品村宴、探农遗”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和特色线路。在名山区吴理真广场同步推出的“村集”及农遗、非遗展览,组织雅安全市各县(区)逾100家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携茶品、杂粮、果蔬、饮品、肉制品等20个品类近400种农特产品集中展示展销。此外,精心准备的选手参赛包内含本地特色农产品,以“进货式”设计将健康与丰收结合,活动奖品则以又“土”又“特”持续火出圈,也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乡村经济增量。
2.文化赋能,讲好乡村故事。发动党员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围绕天然的生态本底与千年的文脉积淀,充分展现雅安文化建设焕发农村新气象、新文化要素,高质量策划《牛儿灯·芒种》《雨润茗香》《达瓦勒》《古道欢歌》等非遗节目,展现茶马古道文化、尔苏藏族风情,沉浸式传递雅安“熊猫家源·世界茶源”文化内核与民族风情,令观众沉浸式感受雅安的人文底蕴,以及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村集”上,市农业农村局党支部精心筹备的和美乡村摄影展,以“一砖一瓦皆故事,一步一履承乡情”为主题,将“镜纳千村宜居景·履绘万业和美图”定格于产业勃兴、生态焕彩的60副精彩瞬间,带领选手、游客沉浸式感受雅安和美乡村幸福画卷。此外,本次完赛奖牌、参赛服融入大熊猫、茶叶等元素,将党建文化、地域特色与体育精神有机融合,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三、党建联建增实效,稳固发展信心
1.农旅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市农业农村局全体党员通过精心组织为期三天雅安名山站“村跑”活动,吸引外地游客超过459万人次,雅安市名山区酒店入住率达80%以上,部分靠近赛道和景区的酒店更是一房难求;蒙顶山景区、月亮湖景区、牛碾坪景区等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82.3万人次,同比增长5.1%;餐饮行业也迎来消费高峰,特色美食店营业额普遍增长15%以上。这不仅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繁荣,也为休闲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进一步提升了雅安市乡村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多方联动,共谋长效发展。在“村跑”活动期间,联合中国农业银行雅安分行党委开展“金融助跑”行动,为参赛农产品企业提供“惠农e贷”绿色通道,累计授信500万元。与四川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党支部合作,引入农业技术专家指导赛道沿线农田标准化改造,提升景观价值。同时,“村跑”活动联合Keep平台发起线上赛,吸引更多跑者一起穿越四川雅安的万亩茶园,用脚步丈量二十四节气,挑战时间到5月30日。截至目前,已超过2万人获得“茶香跑者”徽章。
市农业农村局党员志愿者引导参赛选手办理报到
党员志愿者发放参赛物资
党员志愿者为参赛选手提供咨询服务
市农业农村局党员志愿者介绍雅安和美乡村
党员志愿者赛前维护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