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零为整”,精准发力。一是整合涉农企业。综合全县农业产业布局、贫困村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产业结构等情况,对33家县属涉农企业进行整合,组建“天全生态农业商会”,建立党总支,统一制定行业公约、规章制度等,有针对性的安排16家涉农企业与36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推动企业抱团助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整合技术资源。将全县“两新”组织的44名涉农技术骨干与全县农业产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等进整合,组建茶叶、藤椒、冷水鱼、肉兔等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服务团队12个,依托农民夜校,开展对口企业培训、技能技师培训、种养殖技术培训等各种培训620余期,培训4430余人次,其中贫困群众全覆盖,提高村民创业增收的能力水平。三是整合就业岗位。定期对全县“两新”组织劳务、就业需求进行收集汇总,集中开展招聘会30余期,提供就业岗位510余个,其中雅安市农耕时代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拿出120余个工作岗位作为“精准扶贫就业点”,保证贫困群众上岗就业,以实际行动助推脱贫攻坚。
“变联为融”,村企共赢。一是支部牵线,推动村企共建。有效发挥“两新”组织发展经济强项,采取“支部联支部·企业带村”的模式,引导90余名“两新”组织党员与170余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开展支部联谊、党员联帮、茶话会等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提升党支部引领能力。二是品牌联创,推动村企共融。积极探索搭建企业与农村利益共同体,将企业产品打造、品牌塑造与打造精品农业品牌紧密结合在一起,大力发展茶叶、山药、冷水鱼等特色农业,完成“三品一标”认证13件,共同研发推出的“爱国村”系列茶产品、“小落村”系列土产品、“民政”活竹藏酒等,得到社会广泛好评。三是产村相融,推动村企共赢。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扶贫资金与企业资本互融的形式,整合21个贫困村270余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吸收入企业转化为股权量化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实现企业盈利、壮大集体经济、贫困户增收“三赢”。截至目前,已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益2万元以上、贫困户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多元模式”,助力振兴。一是“企业+基地”。围绕打造精品农业,“两新”组织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村企联合打造合建有机茶园、山药示范区、藤椒基地、食用笋基地等18个产业示范园、示范基地,推动农业产业向标准化、精品化、规模化快速转变。二是“企业+电商”。“两新”组织积极探索构建电商扶贫网络,依托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23个农产品销售加工企业在128个村建立电商产品村级直供点,与210余个实体直营店达成供需协议,建立农产品供货库17个,打通销售渠道,定期收购全县农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销售同步推进。三是“企业+订单”。延伸企业参与产业发展链条,变“输血”为“造血”,创新发展“订单农业”,促成13家涉农企业与74个村、16个种养殖基地、410多个农村种养殖大户签订种养殖订单协议,定期提供技术、信息、农资、购销等方面服务,有效降低农业产业发展风险,实现农业生产有目标、销售有渠道、收入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