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雅安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雅安市农业农村局

位置:首页>信息详情

凝心聚力 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8-16 00:00
浏览:
打印

  凝心聚力 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战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如实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系列报道(上)

  编者按

  今年是脱贫攻坚以来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脱贫的第一年,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决定性意义。连日来,市委、市政府接连召开相关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确保如期如实全面完成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的目标。9日起,我市36位市级领导带队开展扶贫攻坚全覆盖蹲点调研督导工作。

  即日起,本报推出“紧盯目标任务、决战脱贫攻坚”专题报道,全景式、立体化呈现我市脱贫攻坚的进程,如实展示雅安人民以顽强拼搏和感恩奋进的重建精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信念意志、措施成果、经验智慧。

  8月10日上午11点过,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高家坝组贫困户卫林的鸡舍门口,一辆三轮车上,一枚枚大小均匀的鸡蛋整齐地码放在蛋架上。这是卫林一上午的劳动成果,整理着这些鸡蛋,这个憨厚的农家汉子直说:“借鸡生蛋,有搞头!”

  卫林因眼疾造成视力障碍,劳动能力差,不少脱贫项目都不适合他,这一度也让卫林对脱贫有些灰心。为了提高贫困户的脱贫信心,“借鸡生蛋”这个短、平、快的项目成为红星村优先考虑的项目。

  “‘借鸡生蛋’不仅能使我们在短期内实现有收入,也让我们有了‘造血’的能力,更为今后发展致富产业打下了基础。”卫林的鸡舍里一共养了500只蛋鸡,一天能够捡350枚至400枚鸡蛋,按一枚蛋0.8元计算,除去养殖成本,一天能够有100多元的净收入。

  如今,卫林的脱贫劲头十足,每天一门心思就为了将这些鸡养好,他打算等有了本钱,再养殖肉牛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扣“人脱贫、村‘摘帽’、达‘四好’、同奔康”目标,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坚持精准扶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截至7月底,全市共帮扶7672名农村贫困对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贫困发生率从7.15%下降到2.56%。

  多措并举

  实现脱贫攻坚精准滴灌

  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日渐紧迫,“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的“全面建成”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我们切实抓好“六个精准”,而精准识别更成为精准扶贫的关键和前提。

  开年伊始,我市便在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的基础上,连续奋战20天,在省定时间节点前全面完成了“六有”信息管理平台数据录入和复核审查工作,并通过运用“六有”扶贫信息平台,精准对接致贫原因和脱贫手段,为相关行业部门落实帮扶措施提供了数据服务。

  同时,全市各级均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共同担任组长的“双组长”领导机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五个一”驻村帮扶机制和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制度,有力推动了脱贫政策措施落地,实现了脱贫攻坚的精准滴灌。

  回顾半年来的脱贫攻坚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分类精准施策靶向推动,我市在灾后重建帮扶、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低保兜底、异地搬迁和贫困户危旧房改造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灾后重建帮扶。全市190个贫困村灾后重建规划项目全面完工,共恢复重建各类道路597.7公里,新建饮用水池45口、人饮管道89.72公里,发展有机茶、猕猴桃、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业11997亩,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及农户劳动技能培训3640人次。

  ——产业扶贫。围绕茶叶、果蔬、果药三条特色生态产业走廊建设,加快培育贫困村“五雅”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发展。今年以来,已向贫困地区投入5961万元改造2万多亩茶叶基地,新建3000亩果蔬基地和1000亩中药材基地;投入5459万元用于贫困地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机耕道和提灌设施建设。

  ——教育扶贫。全面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今年我市将投入1240万元,扶持贫困地区乡中心校标准化建设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使义务教育实现“保基本、兜网底、补短板”。

  ——医疗扶贫。按“一乡一簿、一村一册、一人一档案”为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施行动态台账管理;免收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一般诊疗费,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新农合报账免收起付线,扩大慢病门诊特殊病种由21种增加到32种;加快实施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贫困地区医疗能力提升等医疗扶贫“五大提升行动”。

  ——低保兜底。加快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扎实做好特殊困难群众的关爱帮扶工作,对已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5136名贫困人口、4085名贫困残疾人和4796名“五保”供养农村特困人员进行政策扶持。

  ——异地搬迁和贫困户危旧房改造。今年,我市已确定采取自主插花方式,完成石棉县9户27人的异地搬迁安置和全市2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目前,贫困户危房改造已开工52户、完工9户,异地搬迁到位资金已下达石棉县,进入政策宣传和前期动员阶段。

  不仅如此,为确保“项目入笼子、资金进盘子”,我市坚持规划引领,市、县(区)编制完成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及专项规划,261个贫困村编制了精准脱贫规划。同时,协调推动17个市级行业牵头部门围绕基础设施、现代农业、旅游产业扶贫等制定我市18个扶贫专项2016年工作计划,并按项目化、目标化要求,持续用力推进工作计划落实落地。

  截至7月底,18个工作计划已细化落实到207个具体项目,总投资26.25亿元。

  补齐“短板”

  立足群众期盼精准发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的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

  在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我市今年“摘帽”的150个贫困村中还有64个村卫生室还需规范、5个村文化室还需完善,43个村宽带网还需加强,1个村硬化路还需提升;

  在贫困村产业发展方,由于缺少项目资金支持,贫困村产业发展基础仍然十分薄弱,绝大多数贫困村还缺少主导产业,贫困户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

  在村集体经济方面,按照省制定的贫困对象退出机制要求,无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不能摘帽。

  “据初步统计,我市今年‘摘帽’的150个贫困村中,还有107个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这是我市贫困村‘摘帽’目前面临的最大短板。”市扶贫移民局局长韩永康说,人力保障离脱贫攻坚高要求还有差距、扶贫资金渠道来源单一、扶贫项目开发整合力量不足、脱贫攻坚工作机制还有待完善……这些都是横在雅安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拦路虎”。

  距离完成“150个贫困村‘摘帽’、1.2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还有不到5个月时间,站在脱贫再攻坚的“赶考”路上,我市将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的总体目标,准确把握脱贫攻坚减贫标准,按照“五个结合”、“六个精准”的要求,进一步抓好住房安全、医疗救助、教育扶贫、低保兜底、产业培育和就业带动脱贫、养老扶贫、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整合等重点工作,全力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再攻坚,贫困群众的期盼就是雅安精准发力的着力点、精准施策的切入点。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弘扬“科学务实、以人为本、顽强拼搏、感恩奋进”的重建精神,坚持整体奔康与脱贫攻坚相统筹,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城乡建设“四大提升工程”,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生态富民、交通会战、城乡提升“四大行动计划”,走“绿而美、绿变金”的绿色发展之路,向决战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康君

无障碍浏览 | 站点地图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21 https://nyncj.yaan.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19 蜀ICP备19017141号-1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921
主办:雅安市农业农村局 电话:0835-2223667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正和路1号